7月17日上午,由景德鎮市文廣新旅局、昌江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創建“東亞文化之都”器成天下走·中西融千年——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開館暨“陶瓷之路展”開展儀式在昌江區陶青臺文創園寧封窯國際陶藝村云龍坡廣場舉行。
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省文旅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丁新權,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林蓉,副市長徐輝,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昌江區委書記倪衛春,省文聯副主席、二級巡視員余志華,省文旅廳博物館處處長劉昌兵,市政府副秘書長鄭皓,市文廣新旅局局長盛璟晶,江西省博物館館長葉蓉,中國博物館協會陶瓷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陶瓷文化博物館聯盟秘書長趙綱,景德鎮陶瓷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主任張春紅,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副館長章佩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館長馮兆發,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館長彭國紅出席活動,昌江區委副書記、區長伊文斌主持儀式,區領導李恩清、陳華清、汪德勝、彭新建、張碧珍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
活動現場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各界嘉賓因“瓷”而來,共同見證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開館暨“陶瓷之路展”開展儀式。這是昌江區文化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策應全市創建“東亞文化之都”的探索實踐,更是助力景德鎮國家試驗區建設的具體行動。
劉曙光、林蓉共同為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揭牌
領導嘉賓共同觸摸電子屏啟動活動
活動中,劉曙光、林蓉共同為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揭牌,并與現場的領導和嘉賓共同觸摸電子屏啟動活動。
劉曙光講話
劉曙光在講話中表示,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的建立恰逢其時,凝聚了上下力量,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通過對專題性知識的梳理和整合,不僅傳達了這座古城的歷史溫度,又見證與承載其深厚陶瓷文化底蘊的,通過訴說千年瓷都的變遷,彰顯優秀傳統文化和魅力,是觀眾近距離“觸摸歷史”的窗口,它將對景德鎮文博事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為助力城市文化氛圍增光添彩,為陶瓷文化遺產資源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對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具有持續性影響,為推動景德鎮市文旅繁榮注入新活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眲⑹锕庀M,景德鎮面向未來,博物館應將展覽辦好為基礎,做好知識普及,切實回應和滿足人民對文化的需求,加強拓展博物館教育作用與功能,努力完善博物館的管理體制,加大提升博物館高質量發展,牢記使命,堅守初心,抓住機遇,早日為國內陶瓷專題博物館發展提供生氣勃勃的樣本。
丁新權致辭
丁新權在致辭中指出,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開館暨“陶瓷之路展”開展是景德鎮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又一成果,全省特色博物館建設的重要舉措。希望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要認真落實國家有關規定的同時,充分發揮特色博物館的優勢,打造開放式、更具活力的公共空間,打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人為本的博物館形象和文化品牌,做好文化內容挖掘、故事和價值闡釋等方面的工作,樹立行業標桿,為傳承和宣傳好中國陶瓷文化發揮積極作用,讓千年瓷都煥發出新時代璀璨奪目的光彩,打造對外交流新平臺,共同擦亮“東亞文化之都”品牌。
倪衛春致歡迎詞
“這里有歷史的智慧,歡迎大家來體驗一段訪古之旅、這里有傳承的文化,歡迎大家來體驗一段創新之旅、這里有美麗的風景,歡迎大家來體驗一段休閑之旅!蹦咝l春在歡迎詞中用三句話來介紹展館、推介昌江。倪衛春指出,瓷器是中華文明繁榮富強的見證,此次外銷瓷博物館開館不僅填補了景德鎮專題展館的空白,同時也讓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多彩,讓瓷都的瓷文化更加百花爭艷。昌江區還是國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區,有全市唯一的5A級景區古窯和5A級旅行社紫晶國旅,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紅色綠色古色交織的荷塘農墾文化基地,歡迎大家慢游昌江,深度體驗昌江的“鎮生活”,讓風光為伴、美景相隨,留下一段難忘的昌江之旅。
伊文斌主持儀式
寧封窯董事長袁文明介紹項目有關情況。
嘉賓參觀
儀式結束后,劉曙光、丁新權、林蓉、徐輝、倪衛春等領導和嘉賓共同參觀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和“陶瓷之路展”。
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
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
景德鎮外銷瓷博物館坐落在寧封窯大窯場的中心,共三層,建筑面積達3200平方米。收藏了宋、元、明、清、民國各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景德鎮銷往海外的陶瓷共計3000多件。館藏的大量明清外銷瓷藏品,再現了景德鎮輝煌的制瓷歷史。博物館集收藏、展覽、社會教育與一體,圍繞景德鎮外銷瓷主題,以陶瓷歷史發展為線索,按唐、宋、元、明、清、民國以及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的時間順序,重點以明清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后的出口瓷多角度全方位介紹景德鎮外銷瓷的主要生產窯址、生產工藝、裝飾紋飾和對世界文化影響的價值。(文圖:汪曉軒王靜雯袁 濤)